焦化廢水生化處理產水特點
發布時間:2014-11-27 10:44:46來源:純水設備瀏覽次數:3323
目前,國內焦化廢水同行的處理工藝是先經過蒸氨、隔油、過濾等預處理,再送入生物脫氮系統(生化系統)進行焦化廢水生化處理。焦化廢水處理裝置的實際運行情況表明,經生化處理后的焦化廢水,其COD、色度等指標難以滿足GB8978-1996一級標準要求。而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焦化廢水處理標準也在提高。此外,由于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影響和水資源越來越匱乏狀況,《焦化行業準入條件》要求廢水處理合格后腰循環使用,不得外排。因此,需開展焦化廢水深度處理研究,使焦化廢水經深度處理后達標,并在此基礎上找到廢水回用的處理。
焦化廢水生化處理后出水具有如下特點:
1、無機物含量高
生化系統對焦化廢水所含有的無機金屬陽離子及無機陰離子幾乎沒有去除效果。而實際上,由于生化廢水的產生源頭可知,焦化廢水基本可以歸為高鹽度有機廢水一類,且其在蒸氨預處理和生化處理中,均需布加堿,導致生化出水的無機物總量增加。通常,生化出水的電導率一般為2000-6000us/cm。
2、COD色度指標不達標
目前的生化系統,對酚、苯類物質的降解效果較好,而且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的生物脫氮系統對氨氮也有較高的降解率,因此生化出水的酚含量、油含量、氨氮含量一般都能達標。但是,由于生化細菌對多數的多環芳烴和氮雜環的降解效果較差,加上焦化廢水的高鹽環境對生物處理的抑制作用,所以使用鍋爐水處理進行脫鹽處理也是很重要的過程。生化出水的COD指標基本達不到GB8978-1996一級標準要求,實際值一般為150-300mg/L。此外,由于生化出水中存在各種生色基團和助色基團的有機物,因而生化出水的色度亦難以達標。
3、水量大
先升到生化處理工藝基本屬于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工藝范疇。該工藝的特點是細菌適合的COD濃度僅為1500-2500mg/L,而一般進生化的焦化廢水COD指標為3000-6000mg/L,為滿足細菌的需要,進生化的焦化廢水都加入了大量的稀釋水和消泡水來降低誤污染物濃度,這就導致生化處理后的出水的水量大增,依工藝的區別、操作控制水平的差異,生化出水總量通常為生化進水水量的18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