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生物脫氮污水處理系統典型異常狀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5-01-03 11:58:54來源:純水設備瀏覽次數:3334
焦化行業目前多采用A/O生物脫氮工藝處理焦化廢水。該工藝在原來曝氣法生物脫酚污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厭氧(缺氧)處理,將硝態氮還原為氮氣,降低了廢水中消化物的排放。在實際應用中有A(厭氧)和O(好氧)段的各種多級組合形式。它具有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省的優點,目前已經成熟地應用于焦化廢水處理工藝。A/O生物脫氮工藝對COD、氰、氨氮類物質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為90%左右,酚則可達到99%以上。因該工藝需在處理過程中加入一倍的稀釋水,其最終出水COD、酚、氰、氨氮類物質等主要污染含量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但其產水量最終也增加一倍。那么,在日常的運行中,A/O生物脫氮污水處理系統容易出現哪些典型狀況呢?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1、好氧池曝氣不充分引起缺氧池反硝化細菌反應不能正常進行
某年冬季1月中旬,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且十多天連續陰天,逐漸發現污水處理系統缺氧池無泡沫產生,據此判斷為缺氧池反硝化反應不正常。經過對各項指標分析,除好氧池含氧量低外,其它指標均正常。觀察崗位操作過程,發現是夜間好氧池泡沫溢到池外,影響操作環境,崗位人員將好氧池供風量關小,好氧池經常曝氣不充分,好氧池內氨氮不能正常分解為硝態氮,導致缺氧池反硝化不能正常進行。通過改進消泡噴頭的噴水效果,解決了泡沫外溢現象,增加鼓風,系統逐漸恢復正常。
2、缺氧池活性污泥失效
某年在新投產的煤氣凈化工藝調試期間,進入生化系統的蒸氨廢水連續一周嚴重不合格造成缺氧池失效,活性火男上浮。在供水恢復正常后,調整各段運行參數,重新對缺氧池預膜。在保證好氧池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在缺氧池內加入葡糖糖、磷酸三鈉等營養物質,加快預膜速度,經過約一周的調整,缺氧池上泡沫逐步增多,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3、系統活性污泥中毒失效
某年為節約用水,污水處理工藝稀釋水采用循環水排污水,某日發現缺氧池和好氧池都有輕度污泥上浮現象,經過分析是循環水周期性加入殺菌劑,導致系統內部分細菌被殺死所致,立即停用循環水排污水,經過兩天后系統恢復正常,以后再在環水加入殺菌劑時停止用排污水。
4、好氧池活性污泥減少
某年為節約用水,將反滲透系統排出的濃鹽水作為污水處理系統的稀釋水,運行兩天后發現二沉池活性污泥上浮,隨溢流水流出,系統活性污泥減少,好氧池回流活性污泥嚴重降低,只有30%左右,而且有繼續降低的趨勢。經過分析,是由于濃鹽水中高濃度的鈣、鎂等重金屬離子與有機活性污泥發生反應所致,雖然機理尚不清楚,但對有機活性污泥的影響是肯定的,因此停用用鹽水作為污水處理系統的稀釋水,系統逐步恢復。